氨甲环酸氯化钠

  • 毛越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

当我们生病之后,如果病情比较轻,也许可能通过我们身体的自我恢复能力把它治好。如果稍微严重的话,那么就要去医院治疗了,大部分情况下,疾病的治疗都是通过吃药打针来完成。打针就是要注射一些药液,而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液。那么,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怎么样呢?正常用量是多少?

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主要用于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继发性高纤溶状态,在未肝素化前,一般不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肺、胰腺、前列腺、甲状腺及子宫等组织含有较丰富的纤溶酶原激活物。当这些器官发生肿瘤或手术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大量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即可引起原纤。羊水可诱发较强纤溶活动,故羊水栓塞及胎盘早期剥离时,羊水进入母体,亦可引起原纤。

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还可以治疗前列腺、尿道、肺、脑、子宫、肾上腺等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或者手术出血,用于组织型纤溶原激活物、链激酶及尿激酶的拮抗物;人工流产、胎盘早期剥落、死胎和羊水栓塞引起的纤溶性出血。用法用量是:一般成年人每日1000-2000mg分1—2次静脉点滴,根据年龄和症状可适当增减剂量。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这种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不适合使用,因为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都有可能衰退,如果轻易的用药,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建议在注射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之前,一定要做过敏试验,一旦过敏千万不能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