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作用
当自己生病了,在选择药物治疗的时候,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所以在这里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氨甲环酸作用有什么呢?
氨甲环酸片主要用于治疗前列腺、尿道、肺、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肝脏等富含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器官的外伤或手术出血等疾病,也可用于治疗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并可降低其发作频率。氨甲环酸能与纤维蛋白亲和位点的赖氨酸结合位点在纤溶酶和纤溶酶原上强吸附,抑制纤溶酶、纤溶酶原和纤维蛋白的结合,从而强烈抑制由纤溶酶引起的纤维蛋白分解。此外,在血清中α2抗纤溶酶如α2-巨球蛋白的存在下,氨甲环酸具有更明显的抗纤溶作用和止血作用。氨甲环酸片是一种凝血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现其具有治疗黄褐斑的作用。
氨甲环酸片的剂量,平均成人每天口服2~4次,每次1~2g(2~4片),剂量可根据年龄和症状适当增加或减少,或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的服用,氨甲环酸片的副作用偶尔包括颅内血栓和药物过量引起的出血,还包括腹泻、恶心和呕吐,不太常见的是月经不适,如果长期使用氨甲环酸片,应进行眼科检查和监测(如视力测试、视力、视野和眼底)。一般来说,药物的治疗意义远远大于副作用,否则,药物就不能卖给病人,所以病人的朋友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
在服用氨甲环酸期间患者还应养成好的饮食习惯,比如多吃鱼和海鲜:鱼中含有的20C5-烯酸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富含20碳五烯酸的鱼类包括沙丁鱼、蓝鱼、金枪鱼等,出血性疾病患者应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鱼类,不应食用鱼油等产品,然而,鲤鱼、比目鱼等含有少于20碳五烯酸的鱼可以少量食用。